在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,中国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以积极行动展现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 。2025年4月以来 ,中邮理财、苏银理财 、中银理财等机构密集宣布增持权益类ETF,并同步释放对债市结构性机遇的研判,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机构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坚定看好 ,更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、推动资本市场生态优化的新趋势。
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理财公司的资产配置动向备受关注。中邮理财于4月10日明确表示,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,公司已通过理财资金增持ETF,并将继续以自有资金参与权益投资,发挥“耐心资本 ”作用 。这一战略选择与其长期布局一脉相承——该机构成立以来已累计参与定增、港股IPO等权益投资逾150笔,管理规模在2024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。与此同时 ,苏银理财早在4月8日便率先行动,强调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,通过增持ETF践行长期投资理念。数据显示 ,截至2024年末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.95万亿元,但权益类资产占比仍具提升空间 ,理财公司通过ETF入市既满足了客户对收益多元化的需求,也实现了资金向科技创新 、绿色经济等国家战略领域的精准导流 。
市场分析机构指出,理财公司的增持行为具有多重积极效应。普益标准研究显示 ,指数类理财产品通过“固收+指数”策略,既保持了产品稳健特性,又将资金引向集成电路、央企红利等关键领域 ,形成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。以中银理财为例,其1.88万亿元管理规模中,重点配置方向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内需板块,通过指数增强等策略构建含权产品体系 ,既发挥国有大行子公司的市场稳定器功能,也为投资者捕捉结构性机会。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:2024年基金年报显示,中邮理财旗下产品持有易方达恒生科技ETF等产品超8499万份 ,招银理财、兴银理财等机构也深度布局央企股东回报 、红利低波动等主题ETF 。
面对外部环境波动,理财机构展现出战略定力与专业研判能力。信银理财分析指出,尽管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受抑 ,但中国供应链优势与政策空间构成坚实缓冲,建议关注科技自主可控等方向的投资机会;兴银理财则强调在市场调整中把握核心资产的底部布局机遇。债市方面,平安理财认为避险情绪推升国债配置价值 ,建议适度拉长久期;信银理财预计宽松流动性环境将持续支撑债市,东方金诚研究团队更预判债市强势行情将延续 。这些专业见解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波动的指南,中邮理财等机构更明确建议投资者关注固收类产品的利率下行红利 ,同时以长期视角看待权益市场的阶段性波动。
当前,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“长钱长投”的生态重构。理财公司通过增持ETF不仅实现了自身资产配置的优化,更推动近30万亿元理财资金向权益市场有序渗透 。这种机构行为与市场趋势的共振,既彰显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信心 ,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专业化渠道入市,一个更具韧性、更富活力的资本市场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。
无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卓翼科技4月11日晚间公告,公司收到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配偶韦舒婷送达的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《刑事判决书》。被告人夏...
据央视新闻报道,在3月23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,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农村工...
3月10日,“连锁火锅第一股”呷哺呷哺开盘再下跌,股价不足一港元,已成“仙股”。此前,呷哺呷哺(0520.HK)...
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(基金代码:018329)是泉果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,成立于2023年6月2日。现任基金经理...
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《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提出,做强做优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...
界面新闻记者|杜萌今年以来,科技板块带动权益资产回暖,注重股债仓位控制的“固收+”产品业绩也大有起色。截至3...
4月14日,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,涨多跌少。NR、氧化铝等涨超2%,沪镍、沪锡等涨超1%,豆油、沪锌等小幅上涨;集运欧线...
4月9日,小微盘标杆——中证2000指数ETF(159536)低开回升,翻红涨超2%,成交额3000万元,环比大幅放量。...